AI评股

美股市场周评:2025年7月21日- 2025年7月25日

市场概览 主要指数表现 标普500指数:上涨0.40%,报6,388.64点,连续第五个交易日创历史新高。(reuters.com)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0.24%,报21,108.32点,同样刷新历史纪录。(reuters.com)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涨0.47%,报44,901.92点,距其2024年12月创下的历史高点仅0.25%差距。(reuters.com) 行业板块表现 领涨板块:材料板块上涨1.17%,工业板块上涨0.98%,受益于对原材料关税减免的预期。(reuters.com) 拖后板块:通信服务和公用事业板块表现落后,受到财报表现不及预期和防御性资产配置的拖累。(reuters.com) 经济指标 6月核心资本货物订单:环比下降0.7%,显示企业投资放缓。(reuters.com) 6月耐用品订单:同比下降9.3%,主要因商用飞机订单回落。(marketwatch.com) 7月Flash综合PMI:S\&P Global综合PMI升至54.6,其中服务业PMI 55.2,制造业PMI为49.5,为今年首次低于荣枯线。(reuters.com) 初请失业金人数(截至7月19日当周):申请人数降至217,000,为连续第六周下降;四周移动平均值降至224,500。(tradingview.com) 消费者信心指数(7月,密歇根大学):指数升至61.8,为五个月高点,短期通胀预期降至4.4%。(reuters.com) 6月CPI: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2.7%,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同比上涨2.9%。(reuters.com) 美债收益率:10年期4.40%,2年期3.91%,30年期4.92%。(reuters.com) 企业要闻 英特尔(Intel Corp,INTC.O):股价大跌8%,警告若无法获得大型代工客户,可能退出芯片制造领域,加剧对其转型策略的担忧。citeturn2search3 Deckers Outdoor(UGG):发布超预期财报,带动其股价大涨,为非必需消费品板块提供明显提振。(reuters.com) 市场情绪与展望 本周标普500指数连续五个交易日创收盘新高,实现自2021年11月以来罕见的“完美周”表现。(reuters.com) 投资者正关注下周五(7月31日)的美国就业报告,以及8月1日贸易关税最后期限可能带来的波动性。 地缘政治因素: 美欧贸易谈判预期在8月1日前达成协议,支撑风险偏好。 美日贸易协议生效,涉及汽车和农产品关税下调,但企业仍关注更广泛的关税影响。(youtube.com) 数据来源:…

美股2025年7月14日到2025年7月18日新闻聚合

概要 上周(截至 2025 年 7 月 18 日),在企业财报与经济数据共振下,美国股市承压于新一轮对欧盟商品的关税提案、两党在加密货币监管立法上的进展,以及国债市场的杂乱信号。即便如此,特斯拉股价强势反弹,摩根士丹利首席投资官依旧唱多牛市,而国债收益率的下滑亦提振了利率敏感板块。 主要指数表现 标普 500:小幅波动 纳斯达克:维持高位盘整 道指:受多空消息交织影响 国债收益率与债市动态 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约 3.85%,主要因投资者在关税风险与强劲财报之间进行抉择,避险买盘支撑了债市表现。 降息预期 在美联储理事沃勒 7 月 17 日发表较为鸽派的言论后,交易员调高了对 9 月降息 25 BP 的预期,降息概率升至 56%。…

美国股市周报: 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11日

美国主要股指本周表现 标准普尔500指数(S&P 500):本周下跌0.3%,收于6,259.75点,回吐了部分早前涨幅。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ow Jones):本周下跌约1%,收于44,371.51点,回吐了3月创下的部分纪录涨幅。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Nasdaq Composite):本周下跌0.1%,收于20,585.53点。 市场板块表现 表现不佳:以成长型和投机性科技股为主的板块,尤其是网络安全类股票,受贸易战担忧影响,出现显著下跌。 表现坚挺:防御性消费品和能源类股票表现相对强劲,投资者转向更稳定的现金流以应对政策不确定性。 估值水平: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前瞻市盈率约为22.2倍,仍处于较高水平,引发市场对于估值扩张持续性的质疑。 关键经济指标 就业市场:《华尔街日报》经济学家调查显示,美国6月新增就业岗位约147,000个,失业率为4.1%,经济衰退风险降至33%。 通胀:5月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2.8%,为四年来最低水平,支持了市场对美联储年底可能降息的预期。 即将发布数据: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将于7月15日公布,市场将密切关注这些数据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影响。 企业动态 英伟达(Nvidia,NVDA):在人工智能热潮的推动下,市值一度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达到这一水平的上市公司。 财报季开始: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奈飞(Netflix)、英伟达和台积电(TSMC)将于7月15日至16日发布第二季度财报,为金融、媒体和半导体行业提供新的催化剂。 并购与监管:目前暂无重大并购公告,但需关注科技反垄断调查和贸易政策对供应链的影响。 市场情绪 投资者信心:尽管贸易威胁存在,华尔街许多人认为最坏的情况可能不会发生,预计新关税可能会有所调整。 波动性:VIX指数仍处于较高水平,反映出市场在经济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风险溢价有所上升。 仓位调整:投资者增加了对防御性板块的持仓,同时从高估值的成长股中进行轮动,转向价值股和高股息股票。 地缘政治影响 新关税:7月12日,特朗普总统宣布对欧盟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30%的关税,计划于8月1日生效,贸易战紧张局势升级,引发投资者谨慎情绪。 全球贸易协议:与此同时,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EFTA)集团达成了全面贸易协议,对农业和工业出口商来说是长期利好。 关注点:欧盟或墨西哥的报复措施可能进一步扰乱股市和外汇市场,而任何关税回撤的迹象可能引发市场的强劲反弹。 展望 随着7月15日财报季和CPI数据的临近,市场可能面临更大的波动性。投资者应关注以下关键事件:…

美股2025年6月30日-7月4日新闻

一、节前收市与期货动向 假期闭市 美国三大交易所(NYSE、Nasdaq)于2025年7月4日(周五)休市,7月3日(周四)美东时间下午1:00提前收盘。 期货市场反应 7月4日晚间,标普500期货下跌约0.6%,主要因贸易摩擦再起的担忧在假期期间蔓延。 二、主要指数前一交易日表现(7月3日) 指数名称 收盘点位 单日涨跌幅 标普500(S\&P 500) 6,279.35 点 +0.83% 道琼斯工业平均(DJIA) 44,828.53 点 +0.77% 纳斯达克综合(Nasdaq) 20,601.10 点 +1.02% 当周表现(截至7月3日) 标普500累计上涨1.72% 纳指累计上涨1.62% 道指累计上涨2.30% 三、板块与风格轮动 小盘与中盘领涨 S\&P MidCap…

美国股市每周总结 – 2026年6月22-28日

主要指数表现 指数 表现 收盘点位 关键事件 标普500指数 ↑3% (本周涨幅) 6,200点 创历史新高6,239点 道琼斯工业平均 ↑432点 (↑1%) 43,386.84点 连续三周上涨 纳斯达克综合 ↑0.5% - 创历史新高 驱动因素:美联储降息预期 + 强劲企业财报 行业表现 科技行业: 英伟达财报推动AI板块领涨 金融行业: 利率上升预期提振银行股 消费品行业: 消费者支出强劲支撑稳健表现 关键经济指标…

美股新闻总结:2025年6月15日至2025年6月21日

1. 本周市场概览 本周,受中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及通胀担忧持续发酵影响,美股主要指数走势分化: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DJIA)微涨约 0.08%。 标普 500 指数(S&P 500)下跌约 0.20%,连续两周收跌。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Nasdaq Composite)本周下跌约 0.50%,领跌三大指数。 投资者在美伊关系、潜在贸易/关税风险与美联储政策前景之间反复博弈,情绪偏谨慎。周五的“三巫日”到期潮也加剧了全天的波动与成交量。 2. 主要指数表现 指数 周涨跌幅 本周收盘点位 道指 (DJIA) +0.08% 36,180 点左右 标普 500 (SPX) −0.20% 5,160 点左右…

5月美国劳工部CPI数据

以下内容基于美国劳工统计局(BLS)及多家机构的最新报告,重点回顾了 2025 年 5 月的 CPI 数据、贸易政策对物价的影响,以及主要机构对通胀走势的观点与预判。 快速理解要点 CPI 基本态势:5 月环比仅 +0.1%,同比 +2.4%,核心通胀温和(+2.8%)。 关税传导:3 月钢铝关税已开始在耐用品中显现;4 月“对等”关税或在 6 月数据中抬升家具、零部件等品类价格。 服务业主导:居住、医疗等服务类权重大,令总体通胀对商品和能源波动更具韧性。 机构展望:高盛、IMF 等均认为核心通胀将在 2.4%–3% 之间徘徊;美联储或将维持观望态度,密切关注关税滞后效应。 定价策略关键:企业为避免市场份额流失,往往选择延缓或部分吸收关税成本,未来价格传导速度与幅度仍需观测。 1. 5 月 CPI 数据及部门分解 总体…

2025年6月6日重要金融新闻速览

核心速览 5月非农新增就业:美国5月新增非农就业139,000人,低于前值147,000,但超出市场预期的130,000 失业率:5月保持在4.2%,劳动力市场依然紧俏 2025年GDP增速预期:经合组织(OECD)将美国2025年GDP增速下调至1.6% 通胀前景:PCE通胀率预计2025年底升至3.9% 主要影响因素:美中贸易摩擦与持续关税、全球供应链中断、联储货币政策谨慎 投资策略:短期波动加剧,优选防御性板块(医疗、消费必需品);长期关注科技与全球多元化 1. 非农就业报告及劳动力市场 新增就业:5月非农新增139,000人,略低于4月的147,000,但超出预期 失业率:维持在4.2%,劳动参与率小幅下滑 市场影响: 消费者信心或受小幅冲击,但就业韧性仍可支撑消费 美联储或放缓加息节奏,有利于房地产和科技股 2. 行业板块现状 科技 关税增加推高硬件与电子制造成本 AI、云计算、半导体依旧是主要增长驱动力 短期波动加剧,长期趋势向好 医疗 行业防御属性明显,关税影响有限 人口老龄化与生物技术创新驱动长期增长 股价表现相对稳健 消费品 原材料关税上升,部分企业或转嫁成本 工资增速放缓抑制可选消费,表现分化 金融 贸易摩擦带来国际业务波动 利率若维持高位,大行息差稳健;若宽松,盈利压力上升…

2018年中美贸易战:一场牵动全球经济的持久战

核心摘要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为全面贸易战,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中国迅速反制,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冲击。 贸易战导致美国通胀小幅上扬,部分商品价格传导至消费者,但整体通胀受宏观因素影响保持温和。 美国就业市场总体强劲,但贸易战造成制造业和农业就业净损失,政府出台农业补贴以缓解冲击。 关税导致美国消费者实际收入下降,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和投资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构成下行压力。 一、导火索与战火升级:2018年贸易战全面爆发 2018年,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骤然升级,演变为一场全面的贸易战。这场冲突的起因是特朗普政府声称中国存在不公平贸易行为和知识产权盗窃,并以此为由,于2018年初开始对一系列中国进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 关税的起始与反制 2018年1月22日:美国率先对进口太阳能电池板和洗衣机征收20%至50%的保障性关税,其中大部分产品来自中国。 2018年3月1日:白宫援引《1962年贸易拓展法》第232条款,以国家安全为由宣布对所有进口钢铁(25%)和铝(10%)征收关税。尽管当时美国从中国进口的钢铁仅占总量的约3%,此举仍被视为贸易战升级的信号。 2018年3月23日:美国正式实施钢铁和铝关税。中国随即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起申诉,并开始酝酿反制措施。 2018年4月2日:中国宣布对价值约30亿美元的美国进口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包括对120种美国产品(如水果、坚果、葡萄酒、钢管)征收15%的关税,以及对8种产品(如再生铝、猪肉)征收25%的关税。 2018年4月3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了一份清单,列出了1300多个可能受到25%关税影响的中国商品类别,价值约500亿美元,涵盖航空航天零部件、电池、医疗设备和半导体等高科技产品。 2018年4月4日:中国宣布将对价值5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25%的报复性关税,目标包括飞机、汽车、大豆、化工产品和其他工业和农产品。 战火的持续蔓延 随后的几个月,中美之间的关税战持续升级,双方多次互相加征关税,涉及商品范围不断扩大。 2018年6月15日:特朗普政府正式对价值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301条款清单1)征收25%的关税,涵盖半导体和通信设备等高科技产品。中国立即宣布对等反制,对500亿美元的美国汽车、飞机和大豆征收25%的关税。 2018年7月6日:美国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清单1,工业机械和电子产品)征收25%的关税。中国随即对价值34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主要是农产品如大豆、猪肉和汽车)征收25%的关税。 2018年8月23日:两国又互相加征25%的关税,涉及各自160亿美元的商品(清单2)。美国的目标包括钢铁产品、电气机械和铁路产品,而中国则瞄准了哈雷戴维森摩托车、波本威士忌和橙汁等美国产品。 2018年9月17日:美国确定了第三轮关税清单(清单3),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征收10%的关税,并宣布将从2019年1月1日起将税率提高到25%。这些商品包括家具、手袋和半导体等。 2018年9月18日:中国宣布对价值6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5%至10%的报复性关税,涵盖液化天然气(LNG)、部分飞机以及其他工业和农产品。 2018年9月24日:美国开始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的关税。中国也开始对6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征收5%至10%的关税。 尽管在2018年底有过短暂的90天“休战”和谈判,但贸易争端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为2019年进一步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二、贸易战对美国通胀和消费者价格的影响 2018年,美国消费价格通胀(以CPI-U衡量)呈现温和而稳定的增长,全年同比通胀率从1月份的约2.07%上升到7月份的峰值2.95%,随后在12月份回落至约1.90%。 关税与通胀的关系 经济分析表明,2018年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主要通过进口价格上涨并转嫁给消费者,直接使消费价格通胀增加了约0.1个百分点。对商业投资品价格通胀的贡献则高达0.4个百分点。 直接传导效应 根据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的估计,到2018年底,实施的关税使短期内消费价格通胀增加了约0.1个百分点,对商业投资品价格通胀增加了0.4个百分点。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的一项研究也指出,2018年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成本几乎100%转嫁给了美国消费者,导致受影响商品及其下游产品的国内价格上涨。 消费者实际收入下降…

美国股市周报:5月19日-23日的表现分析

本周核心看点: 贸易摩擦再起波澜: 特朗普总统再提关税大棒,直指欧盟与苹果公司,市场避险情绪迅速升温,科技股首当其冲。 经济数据喜忧参半: 一季度GDP意外萎缩,但5月PMI数据回暖,就业市场尚显韧性,经济前景扑朔迷离。美债收益率飙升,进一步压制股市。 美联储态度谨慎: 官员强调关注市场稳定与流动性,加息预期虽有降温,但降息大门短期内恐难开启。 上周(截至2025年5月23日),美国股市经历了一场不小的震荡。最主要的原因,莫过于特朗普总统再度挥舞起“关税大棒”,重新点燃了市场对于全球贸易战的担忧。这直接盖过了好坏参半的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官员们相对“鸽派”的言论。 市场表现概览 主要股指全线下挫: 标普500指数上周五下跌0.7%,当周累计下跌2.6%,创下了七周以来最大的单周跌幅。截至5月23日,标普500指数年内已下跌1.3%。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上周五下跌0.6%,当周累计下跌2.5%。年内累计下跌2.2%。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受科技股拖累,上周五下跌1%,当周累计下跌2.5%。年内累计下跌3%。 代表小盘股的罗素2000指数表现更差,上周五下跌0.3%,当周累计下跌3.5%,年内更是暴跌8.5%,反映出投资者对小型周期性公司的谨慎态度。 引爆市场波动的导火索:特朗普的关税“新招” 周五(5月23日),特朗普总统通过其社交媒体宣布,计划从2025年6月1日起,对所有欧盟进口商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同时,他还威胁要对在美国以外生产的iPhone征收25%的关税。 这两大“重磅炸弹”无疑给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 苹果公司(AAPL)首当其冲:受此消息影响,苹果股价上周五暴跌近4%。投资者担心其短期内难以将庞大的iPhone生产线迁回美国。 科技板块普遍承压:市场担心硬件进口成本上升以及贸易伙伴可能采取的报复措施。 欧洲市场应声大跌:消息一出,欧洲主要股指如富时100、CAC40和DAX盘中均下跌约3%。 这些新的贸易紧张态势,让人联想到2025年初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之间的贸易摩擦。当时美国对加、墨两国商品(部分能源产品除外)征收了25%的关税,也引发了相应的反制措施。 经济数据多空博弈,美联储谨慎观望 除了贸易摩擦,上周发布的经济数据也让投资者心情复杂: GDP与就业市场: 美国经济分析局报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年化萎缩0.3%,与2024年第四季度2.4%的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了对经济扩张步伐的担忧。 但另一方面,4月份的美国就业报告显示,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17.7万人,失业率稳定在4.2%,表明劳动力市场在贸易逆风下仍具韧性。 通胀与货币政策预期: 市场普遍预计,核心个人消费支出(PCE)通胀率到2025年第四季度可能升至3.3%。这让市场猜测美联储在年底考虑降息前,可能会维持当前利率不变。 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Lisa Cook)指出,4月份的市场波动(部分由高于预期的关税引发)为评估金融系统稳定性提供了宝贵的案例。…